设置字体大小:【大 中 小】 【打印】 【页面调色版 】 发布时间:2015-08-06
凝心聚力绿化荒漠守护家园
土地荒漠化是全球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,也是我国最严重的生态问题。今年6月17日是第二十一个"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"。我国宣传的主题是"绿化荒漠、守护家园",旨在凝心聚力,营造全国动员、全民动手防治荒漠化的浓厚氛围,把建设美丽中国化为人民自觉行动,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创造更好的生态条件。
党中央、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荒漠化防治工作,相继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强防沙治沙,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显著成效,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防治道路。近年来,加强了《防沙治沙法》的监督执行和省级政府防沙治沙目标责任的考核,批复实施了《全国防沙治沙规划(2011-2020年)》,启动了沙化土地封禁保护试点和国家沙漠公园建设,加强了三北防护林体系、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点生态修复工程建设,加大了财政投入等政策支持力度,形成了政府主导、部门联动、社会参与的治理机制。过去5年,累计完成沙化土地治理面积1000万公顷,实现了沙化面积和沙化程度的"双减少",极大地改善了生态和民生,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。
尽管如此,我国防沙治沙形势依然严峻。全国沙化土地面积173.11万平方公里,占国土总面积的18.03%,在我国北方形成了一条绵延数千公里的风沙带,这一地区生态最为脆弱,治理难度最大,受风沙也最严重,受影响的人口超过4亿人。防沙治沙,改善沙区生态,已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难点和重要内容。
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"五位一体"的总体布局。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》明确提出,防治荒漠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,到2020年,全国50%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。林业部门作为荒漠化防治的组织、协调、指导和监督部门,将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来看待荒漠化防治问题,把防治荒漠化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,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以推进,让荒漠化防治为生态文明建设添彩,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助力。
推进荒漠化防治,加快生态文明建设,要始终以改善生态改善民生为主要目标,坚持保护优先、科学治理、适度利用原则,注重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、自然修复与人工治理相结合,狠抓改革创新,完善政策措施,强化依法防治,确保2016-2020年完成沙化土地治理面积1000万公顷,建立和巩固以林草植被为主体的沙区生态安全体系,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、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。